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2022年8月3日晚,杭州市西湖区启动数字人民币红包促消费活动。图/IC photo
文 | 孟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28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必须把数字技术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加快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报告显示,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43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3.55亿户,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报告内容一经报道,旋即引发各界关注。
一:数字经济发展受认可
报告指出,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这是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充分肯定。数字经济作为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生产方式,从酝酿、萌芽、发展到渐趋成熟,通过快速试错和多样化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暴露出一些新问题。
总体上,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激发经济潜在增长的强劲动力,值得超前投入、长期看好,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通用技术特性”、数字基础设施的先导性作用和数字应用的变革性力量。拥有开放格局、采取适宜机制,成功吸纳先进技术并内化为自身优势的能力,是一个国家不断取得经济进步、持续繁荣的关键。对数字经济阶段性成效的充分认可,有助于各界一致行动,继续推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
二:关键领域创新成关键
报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特别提到了关键领域创新不足的问题。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的突出差异之一,即是取得进展的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到其他行业,更为关键的是它促进了数字技术核心产业自身的升级,具有显著的自增强特性。如新颖的软件应用,有助于产生海量数据,而海量数据能训练生成优异的算法,优异的算法的合理运用又会继续推动更高效率的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
因此只有在数字技术核心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的正反馈进化才有望达成。在我国经济已走到世界前列的今天,唯有突进到关键技术环节的创新,我国才能在数字经济领域设置发展议题,引领全球进步。
三:基础设施部署应前置
报告指出,必须把数字技术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可以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低成本大规模共享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国家级战略目标。
当前数字化基础设施已从“宽带网、移动网”扩展到“物联网、算力网”,数字技术已从“连接、传输”扩展到“计算、智能”。数字化基础设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抓手。
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化基础设施,有利于以投资拉动内需,稳定经济基本面。今年2月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预计每年可带动4000亿元投资。数字化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需要各方资本注入,共建共享。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将为高质量的数字化供给提供保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四:产业数字化步伐待加快
报告指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由大到强,需要一个规模和能力兼备,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产业集群网络。这为数字经济产业提供了新发展机遇。产业集群优势的进一步释放,依赖于上下游联动,特别是消费和供给两端的打通。
因此,依托与消费互联网的联动,产业互联网建设将迎来新契机。产业互联网将有助于广大企业围绕客户,依托数字化技术基座和数字化产业服务支撑平台,通过数据贯通,充分利用产销一体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人才组织体系和产业公共服务,达成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标准化和网络连接将构成强大的柔性制造网络,构成未来中国制造版图的中坚力量。
五:平台经济规范后再出发
报告指出,将支持和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数字经济发展涉及多技术、多领域、多产业、多主体,需要生态化开放式发展,链接海量产品和服务,联系大规模企业和消费者的平台在商业生态发展上可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后,加强事前引导规范和实施常态化监管,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平台经济上的优势积累,持续繁荣数字经济商业生态,促进数字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特约撰稿人丨孟晔(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士)
编 辑丨柯 锐
校 对丨刘 越
实习生丨付 佳
联系我们:
邮箱 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微信 jimi906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孟晔 新京智库 2022-11-01 15:40 发表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