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征集

【案例汇】博世中国-博世新一代关务管理系统(2501)

2025.11.15 5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八部门《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要求,上海市供应链发展促进会开展征集和推荐“2025年上海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优秀案例”、“2025年上海低碳供应链标杆企业案例”活动并会同有关专家完成了对所征集案例企业的信用征询、抽查考察评议、听取各方意见、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产生了“2025年上海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优秀案例”30个,“2025年上海低碳供应链标杆企业案例”15个。

  为全面宣传与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以及低碳供应链标杆企业的优秀案例经验和模式。现将45个优秀案例,萃取精华,编辑成浓缩版,通过“案例汇”专栏每日一例,在上海市供应链发展促进会公众号和官网进行宣传推介。

image.png

  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与服务供应商,2024年全球员工约41.7万人,销售额约905亿欧元,业务涵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能源与建筑技术4个领域。作为全球领先物联网企业,博世秉持“可持续发展,安全且愉悦”的移动出行愿景,运用传感器技术、软件及物联网云平台,提供整合式跨领域互联解决方案,战略目标是每款产品融入AI或开发生产中运用AI,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

  二、供应链创新背景

  随着博世业务增长与关务集团化管理需求,传统关务管理系统未对接海关单一窗口,存在多方面痛点:

  1.效率痛点:多系统重复录入数据,错误率高;报关单状态需人工查询,跨系统数据不同步。

  2.成本痛点:数据转录增人力成本,自动申报缺失致每日损失2-3小时操作时间,人工差错增异常处理费。

  3.合规与风控痛点:数据一致性风险高,难实时获取海关布控指令,历史数据分散致审计追溯难。

  4.协同管理痛点:部门信息不对称,供应链可视性低,统计分析失真。

  5.技术升级痛点:接口改造被动,无法享受“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

  三、供应链创新模式和特点

  项目组以“标准化、集成化、自动化、用户友好、合规化”为方向,搭建新一代关务管理系统,目标覆盖近30家工厂,直连海关单一窗口,管理全贸易方式,打通内外部系统,用自动化及大数据技术提效合规。

  1.核心功能设计:支持集团中心化操作,合并多贸易系统并直连单一窗口,集成内外部系统(LSP、运输系统),提供AI智能校验(归类、涉证等)及FTA模块管理。

  2.实施过程:调研15+关务系统供应商,2023年6月选定合作方;分两期实施,2023年12月完成苏州、无锡工厂上线,2024年底实现中国28家工厂切换。

  3.系统架构:基于天翼云服务,符合博世数据安全规范,支持SFTP、API等对接方式,实现多平台数据实时交互,涵盖归类中心、主数据、FTA管理等15+模块。

  归类中心:留档产品信息,精准归类,留存变更记录。

  FTA管理:智能分析节税可能,自动匹配最优FTA,一键提交原产地证。

  操作中心:直连单一窗口,设多维度校验,联动报关行系统控风险。

  加工贸易模块:全流程数字化,智能核销与风险预警,支持审计追溯。

  四、供应链创新成效

  系统覆盖中国28家进出口企业,是博世亚太区首个直连海关单一窗口的系统,成效显著:

  1.效率提升:报关单退单率降60%,整体通关时间缩10%;人力成本降10%,加工贸易核销从3-5天缩至2天内。

  2.合规风控: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自动拦截禁限类商品申报;区块链存证使海关稽查响应从3天缩至半天。

  3.成本优化:智能税筹助关税减5%-10%,避免税金多缴/漏缴,提高保税物料比例。

  4.管理升级:全景可视化看板监控通关状态,关务数据自动同步至财务、供应链系统,推动数据驱动决策。

  五、供应链创新经验总结及未来发展规划

  经验总结:管理层支持与跨部门(关务、采购、IT等)协同是关键,业务需求与痛点改善意愿为项目动力。

  未来规划:持续迭代系统功能以适应新政策(如中美贸易战、出口管制),将项目经验推广至亚太其他国家。


关于案例详细信息,咨询电话:17601290705(微信同号),欢迎扫码或咨询

image.png